明朝,中国历史上的朝代,明太祖朱元璋建立。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。
《明史·诸王三》中,在朱元璋第二十三子、唐王朱桱一系的记录中,有这么一段记载:
(崇祯)九年秋八月,京师戒严,倡义勤王。诏切责,勒还国。事定,下部议,废为庶人,幽之凤阳。
这段记载讲的是,崇祯九年时,清军入关,当时的唐王朱聿键(南明时的隆武皇帝)自募兵马数千,然后亲自带着这些兵马,准备去北京勤王护驾。
但朱聿键的一番好心被崇祯皇帝当成了驴肝肺,还以此为由,把朱聿键废为庶人,圈禁在凤阳。
朱聿键或许是在想,国难当头时,朱家子孙应该站出来为国出力,但崇祯却害怕藩王们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。
因此,出头鸟朱聿键悲催了,在凤阳,他被足足圈禁了八年。
这起事件,其实是一起标志性的事件,为什么这么说?下面略作分析。
先从明朝开国之初说起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前,将所有的儿子都分封在外,寄望于这些儿子们帮助大明江山戍边御敌。
从朱元璋的儿子们被分封的地点来看,朱元璋确实是这么设想的,他的儿子们,除极少数外,大多都被分封在边关城镇。
这些藩王们都被朱元璋授予一定的兵权,“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,多者至万九千人”,最牛的藩王,如宁王朱权,甚至“带甲八万,革车六千”。
藩王们强劲,带来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出现了“靖难之役”,明成祖朱棣以藩王的身份,推翻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,自己坐上去了。
然后,朱棣也学习建文帝,开始削藩,他不削爵位,只削兵权,承认藩王们的特权和地位,但藩王府不能再有那么多兵了。
朱棣之后的明朝帝王,都奉行朱棣对待藩王的原则,允许他们占有更多的财富,但不能带兵,不能轻易离开封地,不能结交朝臣,藩王们之间也不能互相通信和结交。
这种做法虽然违背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意愿,但对于明朝的安定团结,还是很有帮助的。
至少,到明末崇祯朝为止,明朝历经的二百多年时间里,藩王造反的现象屈指可数。
但这种限制皇族的做法,到明末时,就有些不合时宜了。
明末崇祯朝,天下大乱,外有清朝(后金),内有农民起义军,明朝被迫双线作战,苦不堪言。
且明朝的财政也出了问题,能收上农业税的耕地越来越少(都被兼并了,包括藩王们都在搞兼并),商税又被官僚集团和士绅们抵制。
崇祯皇帝急白了头发,每年也收不上来多少钱,完全抵不上军费的消耗。
找底层农民加征?在士绅们的加码下,只会逼得更多的农民站起来造反。找官员和士绅募捐?连崇祯皇帝的岳父都不愿意出钱。
怎么办?这个时候,其实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和一笔庞大的财富是可以暂时借用的,就是遍布全国各地的藩王们及众多宗室人员。
首先,藩王们有钱,底层宗室可能也过得苦,但亲王和郡王这个级别的王爷们,是相当有钱,他们算是兼并土地以及垄断地方商业的主力军。
网络上,有人说,明末时,全天下的土地有一半都被藩王们占据,天下的财富也有一半被他们占有,虽然这个说法略显夸张,可藩王们的财富是天文数字,却是毋庸置疑的。
但这些财富都沉淀了,对于国家一点作用也起不了。
其次,藩王们和宗室人员保卫明朝的意愿是最强烈且坚决的。
改朝换代,官僚集团和士绅们只要愿意臣服,也能过得很舒服,但对于朱氏藩王和诸多宗室们来说,改朝换代就是灭顶之灾。
因此,如果崇祯皇帝在官僚集团,以及士绅们靠不住的情况下,打开藩王们身上的枷锁,允许他们募兵保卫地方,允许他们出钱支持朝廷(拿权力交换),情况或许会大不同。
以唐王朱聿键为例,他都能募兵数千,在洛阳的福王朱常洵能募兵多少?
只要崇祯皇帝愿意开先例,我相信,如唐王这样的藩王,在全国会出现不少。
这样一来,全国各地,特别是陕西、山西、河南能农民起义军闹腾的重灾区,明朝的压力都会小不少。
藩王们没权力时,只能坐等城池攻破,财富被抢,人被杀,但朝廷给予特权后,他们绝不会坐着等死。
甚至于,某些藩王会因此产生对皇位的觊觎之心,会更加努力在剿灭农民起义军和对抗清军身上下功夫,以积累声望。
如此,藩王们积累的大量财富就能被充分利用起来,成为明朝双线作战的后勤保证。
退一万步说,即使藩王们有了不好的心思,肉总归烂在锅里,总比王朝更迭为大顺朝或大清朝要强得多。
特别是那些底层的宗室们,允许他们出来做官,入伍也好,入朝也好,起到的作用绝对会超过官僚集团和士绅们。
毕竟,只有姓朱的才最怕改朝换代,其中有胆小的,但更多的、胆大的宗室们会站出来保卫明朝。
但崇祯九年时,唐王朱聿键自己出钱募兵勤王,却被崇祯问罪圈禁,这一处理方式,把所有藩王和宗室们为国出力的心思给彻底打断了。
明朝形势都相当危急了,可崇祯防备藩王们的心思还是大于防备清军和农民起义军。
藩王们拥有的财富和实力,因为朝廷的不允许,无法转换成镇压农民起义军和抵抗清军的资源或军费。
而这笔庞大的财富,只能等着被敌人攻破城池后抢去,壮大敌人自身。
所以,我才说,唐王朱聿键在崇祯九年被圈禁事件是一起标志性事件。
因为这起事件,崇祯皇帝把藩王和宗室们这一股力量,以及他们拥有的庞大财富,全给放弃掉了。
南明时期的几位明朝皇帝,空有名号,没有财富和资源,都能凭借朱家子孙的身份,号召反清人士抵抗清朝近二十年。
如果此前被农民起义军或清朝杀掉、财富被抢的藩王们,在崇祯朝时期就能打开圈养的枷锁,他们爆发出的力量,就算能翻盘也未可知?
最终能脱颖而出的藩王,或许比崇祯皇帝更有资格延续明朝的江山社稷。
关键是,崇祯皇帝想保的是朱家江山?还是崇祯一脉的江山?
就好像明初的“靖难之役”,一个姓朱的建文帝下去了,另一个姓朱的明成祖站起来了,朱家其实一点都没亏本。
但显然,从唐王朱聿键被圈禁一事看来,崇祯皇帝选择的是崇祯一脉的江山。
结果,却是满盘皆输。